提高教学效率,塑造优质课堂
发布时间:2015-03-16 点击次数: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普及信息技术文化,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巧妙设计,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集中注意力的重要保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从课堂的导入开始,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演示作品导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Word版面设计时,先用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子小报,在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教师趁机引导:“同学们,这些电子小报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轻松的设计出一幅幅精美的电子小报。”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
二.大胆放手,挖掘潜能
新课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大胆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导促学。比如,在讲Word自选图形时,分析教材发现:画正方形和画正圆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教师只详细讲解正方形的画法,正圆则由学生自己探究完成。再如,在讲Word排版时,先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然后让学生照着做。在参照过程中,学生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电子小报装扮得精致华丽;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事实证明,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技能,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说,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组织讨论,探究新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学习的条件。”课堂讨论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同时又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教学信息反馈,调整教学。
我在讲解“算法”的概念时,用了一个“七人过河”的游戏。先把这个游戏发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如何完成过河任务,然后让每组学生代表演示各自的讨论结果,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审。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最后由教师总结:“过河的步骤就是算法”。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轻而易举地接受了原本枯燥单调的算法概念。
四.精讲多练,巡视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师授课时应提纲挈领,少讲,精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实践。在设计任务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分层任务:基础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高任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计的;挑战任务是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主要用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解决基础任务,冲击提高任务,尝试挑战任务。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他们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上机实践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简单的问题我会让学生讨论解决;普遍性的问题则由教师统一讲解。这样,每堂课的知识学生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熟练掌握。
五.重视课堂组织,提倡情感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上机操作,教学组织与其它学科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时,现代教学对课堂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处事得当、语言得体是建立师生情谊,消除学生对立情绪的关键。例如,个别学生上课时常有“示威”、“唱反调”、“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心和注意,这时,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要多跟他们交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宽严结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真诚和爱护。
一堂优质课不仅要有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始终处在“趣”、“新”、“疑”、“知”的状态,处在主动求学中,使学生有所知有所学。
参考文献:
1.刘涵之,刘浩著《二十一世纪新教育书库-信息技术教育全书》   华龄出版社
2.皮连生.学与教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