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里高中2008-2011三年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8-08-20 点击次数:

 厚德修身    博学于文

----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89月至20118

第一部分  概况与背景

一、基本概况

湟里高级中学坐落在人文底蕴厚实,经济繁荣发达,有崇尚教育优良传统的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始建于1942年,原名为私立博文中学;1956年转为公立,更名为湟里初级中学;1959年增设高中部,更名为湟里中学;1998年,扩地新建高中部,1999年通过常州市重点高中验收;2000年,初高中分设,更名为武进市湟里高级中学,同年以高分通过江苏省重点高中验收;2004年,顺利转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

学校现占地103563㎡(155.34亩),建筑面积41625㎡;现有三个年级12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48人;高中专任教师126人,学历达标率100%;有特级教师2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1人,有市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3人;受到全国、省、市、区级表彰或获得过综合类荣誉称号的教师26人。

二、发展优势

1、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向上” 的校风,“踏实、热情、负责” 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好问”的学风。从我校走出了文化部副部长等多名党政军高级领导人,走出了百余名博士、博导和教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

2、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设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现拥有办公大楼、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餐厅及宿舍楼共15幢。建有塑胶篮球场8面,国家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一面。

3、优良的师资队伍。我校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涌现出以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师德模范等为代表的先进教师群体,并带动了一大批能吃苦、爱学生的教师,他们发扬奋力拼搏、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同行认可、社会满意的业绩。

4、有效的管理体制。我校不断创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和校务公开,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立校相结合,坚持依靠教职工办学,学校的凝聚力强。

5、较高的教科研水平。我校一直本着教科研兴校的办学宗旨,立足校本教研,营造出浓烈的教科研文化氛围,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教科研成果,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6、稳步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水平呈现出基础扎实,位次前移,提升幅度大的发展势头,教学质量稳定,高考达线率、录取率逐年稳步提高,在区内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武进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7、成果卓著的新课程改革。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要求,不断更新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大胆地开展新课程实验,在教师角色转换、课程目标体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话语转型,校本课程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产生了很大影响。

8、不断彰显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依托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研发,校内外的科技活动基地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坚持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为研究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成长成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面临的挑战

1、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虽得到改善,但仍然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还需加大建设和更新的力度。

2、优秀教师群体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五级阶梯中的特级教师等名师数量尚显不足。

3、国际交流方面虽然取得聘请外教的资质,但还没有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和提升学校品位的要求。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厚德修身,博学于文

学校坚持“厚德修身,博学于文”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本,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形象,培养人的品格,发展人的才能,丰富人的个性。使之有大德、大义、大爱、大善;教师忠于信仰,乐于敬业,诚以修养,信以立业。学生乐学、好问、勤思、明辨;要知行合一,文理相通,既具丰富优秀的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又有意蕴深厚的传统人文素养;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学校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各种教育管理力量和谐共振,从而培养和谐而全面发展的学生,造就和谐而全面发展的教师,建设和谐而全面发展的学校。

二、校训:“忠、勇、勤、毅”

我校秉承原博文中学的“忠、勇、勤、毅”校训。这“四字”校训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的传承,在学校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忠”:忠于祖国,忠于朋友,忠于事业,为人忠厚,待人忠诚,办事忠心。“勇”:“知耻近乎勇”,锐意进取,勇于攀登,百折不挠。 “勤”:勤奋勤勉,劳而不辍,决不放弃,永不言败。“毅”:坚韧不拔,不断追求,顽强拼搏,处事刚强果断。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内涵,积极争创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把学校办成一所设施优、师资强、质量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群众信赖的苏南名校。

(二)具体目标

1、基本建设目标

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的标准,完成实验楼、风雨操场、校园景观、校门改造等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网络等配套设施,使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不断满足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需求。同时有制度、有选择地面向社区开放学校的各项资源。

2、文化建设目标

以“厚德修身、博学于文”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弘扬“忠、勇、勤、毅”四字校训,彰显“科技教育”办学特色,发挥我校作为科技实践基地的领先优势和示范效应,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规范的制度文化,构建体现科学精神的和谐校园文化,使整个校园成为知识的殿堂、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师生成长的沃土。

3、学校管理目标

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学校管理实施重心下移策略,建立以年级组为学校次级管理主体的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学校管理结构,提升管理效能。

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用人制度方面,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中层干部竞聘制、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考核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新学校现代管理模式,形成行政、德育、教学、人事、后勤、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

4、德育建设目标

完善德育机制。规范德育教育制度,健全德育教育网络,发挥德育部门的引领作用,调动教职员工德育的积极性,优化德育过程管理,创建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形成“全方位、分层次、多渠道、渗透性、有特色”德育工作局面,实现 “人性化”、“人本化”的德育教育。

丰富德育资源。在校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形成处处育人才的校园环境。挖掘师生先进典型,打造育人榜样,形成事事有典范的校园氛围。在校外:开发学校德育基地,扩大社区实践基地,引进优质社会德育资源,建成适合我校实际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库。

5、队伍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大德、大义、大爱、大善的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100%的专任教师达本科学历,其中8%具有研究生学历,60%的专任教师取得中高级职称,80%的教师胜任高中三年循环教学。

培养一批有潜能、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创设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青年教师发展平台,力争30%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部分教师在省市区教学大赛中崭露头角。

造就一批学者型、专家型名师。实施名师兴校战略:聘请大师引领,设立名师专项基金,创设名师发展舞台,架设名师成长快速通道,不断壮大名师队伍。15%以上的专任教师取得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称号,2名以上的专任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或特级教师后备人才。

6、学生发展目标

优化管理策略,落实管理项目,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培育学生高尚的生活品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使我校学生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忠于祖国、锐意进取、充满自信、学业优良、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高中生,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课程建设目标

在逐步完善《新课程实施方案》,优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的研修,根据本校特色和地域文化,基于学生兴趣和特长,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形成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的校本课程体系。我校将在三年内开发校本课程50门,新开发校本课程20门,着力打造5门精品课程,重点开发科普教育与人文德育等课程。逐步完善和拓展社团活动课程,大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8、教育教学质量目标

树立正确质量观。确立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教育服务质量的全新理念,改革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满意度和信誉度。学生综合素质、健康素质指标达到100%,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8%以上,二次合格率达100%。毕业生高考成绩40%达本二分数线,80%的毕业生升入本三以上院校。学生在学科、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取佳绩。

9、信息化建设目标

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校园网”处理各种数据和信息,进一步优化学校现代化管理策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教师都能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逐步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使教学过程更加精彩,效率明显提高。

第三部分  策略与措施

一、队伍建设策略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行政管理机制。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中层竞聘上岗和精细化考评制度,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行政管理与年级组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构建学校扁平化的管理结构体系,尽最大限度减少学校管理层次结构,缩短学校管理指挥链,使各管理部门的事权和人权相协调,责任与权利相统一,有效地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能。进一步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制,强化服务意识,实施目标管理,优化管理策略,提升单元自主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绩效。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①建立一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专家队伍。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外聘的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组成学校学术委员会,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开展“教学论坛”、“学术沙龙”、“原生态课指导”等内容丰富、教师喜爱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推行“名师工程”, 在激励机制中培养名师,并由他们建立学校名师工作室,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充分发挥名教师在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教学业绩、科研成果和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②制定新一轮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通过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使他们明确自身的优势,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分析目标达成条件缺失,找到努力的方向,从而确立三年奋斗目标和年度奋斗目标。学校将建立教师发展评价机制,建立专业成长档案,在校园网上开设教师专业成长信息平台,教师的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实行资源共享。学校还帮助教师分析个体情况,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目标达成的平台及条件。如进行 “阅读经典,走近大师”的校本培训;开展“青蓝工程”、“五个一工程”等专项活动;打造优质生态课堂的全程评比活动;举办每年一届的“博文杯”青年教师形象大赛、新教师百日汇报课、基本功大赛等比赛活动;举行“教学论坛”、“学术沙龙”发表教学反思和学术论文等等。

③优化教师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和实施《湟里高中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每学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同时把评优、晋级、福利、奖金等等,向教学一线教师特别是教学骨干教师倾斜,及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实施过程调控,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优秀班主任群体。

加强对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更新、内化教育观念,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探索班主任工作高效模式,改革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青年班主任和班主任后备力量培养工作,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二、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1、精神文化建设

重点抓好学校“一训三风”的建设。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学校“一训三风”新的内涵。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168”爱生行动。通过“三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教师互评)和“三创”(文明单位、文明组室、文明教职工)的激励机制,不断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形成“踏实、热情、负责”的教风;在学生中围绕“勤学、善思、好问”的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从而形成“团结、勤奋、向上”的校风,使“忠、勇、勤、毅”古老校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制度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建设和完善民主化、科学化、人文化和法制化的制度文化,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要决策的民主化,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促进学校主动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遵循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工作实效;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和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倡导教育民主,实施民主决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生命激情和创新活力;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行为文化建设

贯彻落实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重新构建当代校园礼仪文化,提高师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健康、多元、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规范校园文明行为,注重实效;积极引导学生组建社团,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举办校园英语文化节、科技创新节、文化艺术节、体育健康节,开展社团巡礼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提升。

4、环境文化建设

整体规划校园文化环境,突出环境的教育性、人文性,发挥每个景点的育人功能。挖掘校园文化资源,丰富校史陈列室,建设科普教育长廊、文化橱窗,设置小景点,塑造优雅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精心设计教室和宿舍文化环境,选用励志名言,鼓励学生构思创作,美化教室和宿舍,让校园充满书香,使之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特色;建设优良的办公室文化,继续开展以“洁齐美”为标准的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围绕学科特色,把办公室装饰得更有文化情趣。

5、网络环境建设

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一个应用基础平台和多个应用系统组成的数字化校园。完善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添置大容量存储服务器,逐步更新配备教师笔记本电脑。实现学校主要信息分类编码、共用数据库、校园网络安全系统、教师管理系统,教学教研系统、教师发展系统、学科资源系统等。鼓励教师网上办公,实行办公无纸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全面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教师都能自制多媒体课件,并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健全校园网站栏目,丰富校园网站资源。开发校园网络“域”功能,为教师提供相关网络服务,满足资源的存储、交流、共享与发布需求,形成“域内交流、存贮,“域外校园网站发布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宣传、沟通、管理、学习等方面的作用,使校园网成为展示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

6、“科技教育”特色建设

通过“七化”的创建策略——科技教育制度化,科技教育全员化,科技教育课程化,科技氛围显性化,科技活动社团化,科技资源社会化,科技特色科研化,使我校的科技教育更具优势,更加深入人心,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三、德育工作建设

1、完善德育机制

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给政教处、团委、学生会注入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血液,健全德育教育网络,规范德育工作流程,优化德育过程管理,发挥德育部门的引领作用,调动教职员工德育的积极性,实现 “人性化”、“人本化”的德育教育。

2、丰富德育资源

开展各种项目的评比,挖掘师生先进典型,打造育人榜样,形成校园事事有典范。开发学校德育基地,扩大社区实践基地,引进优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互协作的育人机制,建成适合我校实际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库。

3优化德育途径

在强化政教处、团委正面德育教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会、学生社团在德育实践过程的自主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交际、组织、协调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在自主活动中实现道德内化、自主发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完善心理咨询室服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开展个别辅导活动,增强学生认识自我、调控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4、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构建人文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

发挥通识类德育校本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学科类德育课程,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精心设计专题类德育课程,包括名师、专家德育讲座等;逐步拓展活动类德育课程;充分挖掘隐性德育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通过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学校德育课程化、常态化,系列化。

四、课程建设策略

1、制定学校课程规划。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合理设置基础性、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科学设计课程的组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中,坚持国本课程校本化实施,从规范化、信息化、多元化、持续化、选择性五个方面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课程服务。

2、开发校本课程,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方面加强国有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对现有课程进行二度开发,突出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对科普类、防震减灾等方面的校本课程系统开发与管理,使之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

3逐步健全课程管理与评价体系。

建立教科室、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分级责任体系,从观念、方式和技术上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诊断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信息化教务教科研管理平台。

五、教学改革策略

1、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提升生态课堂引导者的理论素养。

生态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引导者是教师。学校围绕构建“生态课堂”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进行“阅读经典,走近大师”的活动,学习《怎样教得精彩》、《教育生态学》等理论书籍文章,举行多种形式的学术沙龙,了解什么是生态课堂,营造浓郁的生态课堂氛围,深入开展“生态课堂”大讨论,以形成共识。同时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学习先进学校的有关“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吸取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经验,从而提升教师构建生态课堂的理论素养。

2、以集体备课为起点,构建生态课堂的有效准备策略。

课前准备的有效性是实施有效教学,打造生态课堂的前提,学校要求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做到“五结合”,即学校“规定动作”与备课组“自选动作”相结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与平时交流相结合,研讨课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个人专业化发展与备课组建设相结合。

3、以学案制为突破口,成为生态课堂的有效抓手。

学案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并且具有便于学生整理、保存和反思等优点。在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上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创造性。学校将在学案的编制、质量、使用、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跟踪,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形成学校完善的学案库,真正服务于教学。

4、以自主、互动、高效课堂为核心,营建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随堂听课,备课组每周滚动研讨课,组织外出观摩,学生问卷监控等手段,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目标明,教学内容精,教学起点低,教学方法活,教学管理严,师生关系亲的主体发展性教学模式。

5、以有效作业为关键,成为生态课堂的有效载体。

有效作业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作业的编制、选择要有针对性;二是布置作业要有滚动性和层次性;三是学生完成作业要有选择性;四是作业的批改和评讲要有及时性和有效性。

6、以师生发展性评价为手段,成为生态课堂的落脚点。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不只是为了检查、甄别与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发挥学生在学业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用好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一要将学生本学科的学习行为评价表、活动过程性材料、考试检测成绩等整理归档,及时纳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客观依据。二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材料,以恰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自我总结分析,发现自己的亮点和进步,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以进步增强信心,从问题寻找潜力。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只从所带班级考试成绩来评价,更重要的是从教师全面发展角度和构建生态课堂的发展全过程来评价。学校开展“构建生态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项目的读书、案例、随笔、课件、积件、演讲等项目的评比活动,表彰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分子,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课堂效益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六、基础建设策略

1、增加投入,完善设施,全面提升办学条件。

开辟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办学设施设备的配置水平,创设一流的办学条件,为争创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2科学决策,节支增效,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了解市场行情,规范采购程序,充分发挥工会“经审会”的作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设施设备使用效率,降低学校日常维修的成本。

3、创建和谐平安绿色校园。

充分发挥技防、物防和人防的合力,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加强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良好习惯。改善宿舍硬件设施,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提高宿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营造绿色宿舍氛围;合理安排校内教师住房,规范租金结算和收取。加强食堂职工队伍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增加花色品种,保障日常供应,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营造整洁卫生、温馨文明的餐厅文化氛围。加强对校内明都超市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杜绝“三无”产品上架销售,确保师生安全消费。

4、完善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探索后勤工作新体制,合法合理用工,打破“铁饭碗”,不断激发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后勤工作的新路子,稳妥科学有效地推行后勤工作改革。

第四部分  保障机制

为了保障我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能够得以顺利实施,我校必须建立促使目标达成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学校党支部、校长室、工会、团委等各个部门、各个条线,依据“全面发动、全员参与”的工作原则,确立“定人、定岗、定目标”的工作要求,形成“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工作局面,将为学校新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整合资源

学校将加强对外联系,重视对外宣传,加大与各级领导和政府各部门沟通的力度,争取上级政府和各部门对我校办学的理解和支持;加大与高校、各兄弟中小学的沟通和联系,努力起到示范性、实验性和辐射作用,为兄弟学校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大与学生家长、社区和校外资源基地的沟通和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育人的合力;加强与历届校友、社会贤达、热衷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的沟通和合作,争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使学校走向开放型、公共型的教育之路。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广泛理解、认同和支持。

三、项目引领

根据发展规划,确立项目,分解目标,深化改革,立足于行动研究,立足于教学增效。将规划实施的过程看作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看作全校师生素质提高的过程,以大家的踏实工作和开拓创新来保证规划的实施。

四、评价推进

成立三年主动发展自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依据多元化评价、多主体评价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广泛参与。制订学校课程、教师、学生发展评价量表,完善三个评价系统:一是教师评价;二是学生及家长评价;三是校外专家评价。定期督促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有效促进规划健康实施。自评工作将贯穿在三年的工作过程之中,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将各项任务目标达成度,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创业难,守业更难。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全校上下团结一心,踏实工作,开拓创新,争创一流。我们坚信:三年后的湟中一定会更加辉煌。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