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关注现实生活的创新研究 > 研究过程

如何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智慧闪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

如何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智慧闪光

  要:生活化课堂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寻到一条学生主动、乐学、好学,教师解放、轻松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探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关键词:构建  生活化   课堂     学生  乐学  好学

【正  文】:

一、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纵深发展。从理论上说,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大中城市取得了较高的进展,也研究出了一些较高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操作模式。

二、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现状

    然而,在广大农村学校,特别是在西部贫困地区,一方面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搞得扎扎实实;课程改革赶鸭子上架,不得不上,结果是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

    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制约,特别是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考核学生优劣、界定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影响下,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并无多大实质性变化。由于受考试指挥指挥棒影响,学校重智力开发,忽视学生非智力(品德、意志、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培养;重主科(政、语、数、英、物、化、历、地、生)教学,轻副科(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等)教学;重智育,轻德育;重课本,轻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重题海战术,轻战略思考和指导,大部分学生全天忙于复习和作业,被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和今后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智慧闪光”主题教研活动的提出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效率。因此,涉及多个智力领域的教学活动必然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此外,生活化教学消除了传统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使多元智能都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

我们太平镇中心学校由于跟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结成了“友谊”学校,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感染下,我们在他们的构建生活化课堂的科研课题的影响下,也提出了“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智慧闪光”这一主题教研活动。旨在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好学,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生活化课堂”的价值取向

(一)、生活化教学可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1.学习活动变单调为生动。学习与生活的脱离使教学变得过于抽象、理性。“回归生活”已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比如复述课文,它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难度较大的“说”的练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进行的方式虽然也可能有所变化(说给老师听,自己练说,同学间互说等),但教学组织形式显然比较单调,只体现一种严肃的学习意识,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学生也始终对复述存有畏难情绪。从涉及的智力领域来看也较为单一,学生只能偏重于语言智能方面的发展。如果我们稍作调整,引进生活中父子间讲故事的情境,复述由一人独白改为由“父亲”给“儿子”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当然角色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设定,用教学的效果就可以迥然不同。“说”者因为有了一个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并且很自然地会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则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做出反应:提问、猜测、反驳、赞同……结果复述演绎成乎等、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于是,整个课堂都沉浸在这种生动活泼,如听相声似的活动之中,并且谁都乐于尝试。这一切都缘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因为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2.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也就是说,教学中围绕一个概念,可以用多元的渠道,打开多扇窗户,达到高效的学习。比如《燕子》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的身影,再配以燕子欢快的啼鸣,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一个概念”就是“春景”和“春意”,对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多扇窗户”则体现在:用春景图和燕子的身影,以及燕子的啼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智能,凭借丰富的想象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乐曲调动音乐智能,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进入人的潜意识;借助表演,打开运动智能的窗户,使学生更加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 

3.智能展示变一统为多元。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期望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使各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因此,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气氛音乐使音乐智能有所发展,也可以凭借想象,使空间智能得到展示。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也就是说,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二)、生活化教学可以着眼于人的社会化发展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须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对此,生活化教学正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优势

生活化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如《西门豹》一课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教学中我们抓住“磕头求饶”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即课堂中请几位同学以表演的方式补出官绅求饶悔过的言行,如:“哎呀大人,小的该死啊,给河伯娶媳妇这事都是小的瞎编的,小的是在谋财害命啊……”随后教师趁势引导其余扮演百姓的学生:“这位老大爷,您有什么话说?”已经入境的学生很自然地学着老大爷的腔调说:“啊呀,我真糊涂啊,居然会信了这群狗官!”“我的孩子死得冤啊!今天总算报了仇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人,他们在自己创设的情境里,深刻地领悟了西门豹的机智既惩治了恶人,也唤醒了百姓。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不必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学生就已经比较轻松地达到真正理解。 

(三)、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就是语言表达,有的侧重于形象描述,有的擅长于逻辑分析,有的个性鲜明,有的平易随和。这就是优势智力领域的差异。教学中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21世纪需要各种各样的才能和人格,而不只是需要杰出的个人。因此,“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本文来自www.12edu***教育城网站。生活化教学既然能尽可能多地涉及多个智力领域,那么在活动中不同的个体就可以有展示自身特殊才能的机会。比如学习《神笔马良》,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马良惩治大官的经过。“音乐天才”选择了配乐,“语言天才”选择了讲故事,“绘画天才”选择了画连环画,“表演天才”则选择了演课本剧。学生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得以充分发挥。类似的做法为我们发现和开发学生们具有的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为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在时间与空间上,在表现方式上尽可能地体现一定的自由度,这是使特殊才能充分展示的前提。“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所指出的教育应发挥的基本作用。比如根据课文画连环画,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组合,互相协作完成,那么,空间智能杰出的孩子画图,语言智能突出的孩子配词,相得益彰,各得其所。以前,愉快教育所采用的配乐、表演等等手段的确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只是基于将认识发展作为中心任务的前提之下的辅助性的教学行为。而在多元智能理论支撑下的生活化教学,指向完整的人的教育──已将除语言、数理逻辑智能以外的其它几种智能作为同等重要的发展的目标,有意识地在各学科中加以培养。从这一层意义来说,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教改实践确实有更为先进的理念,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五、“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智慧闪光”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个案举隅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大量地实施了模拟性实践活动,即通过模拟现实实践的主要要素,让学生了解现实实践内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一方式可以克服学生发展水平不足及时空的限制,但为了全面推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将学生从模拟性实践推向现实性实践。

现列举几个个案如下:

1、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如“勇”字,不但教学生“勇”字的音、形、义,而且教学生组词、说话,还要教学生“做人”。这样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小学一二年级数学分知识单元进行教学。如数、数符、数感、图形等,关键是要把知识溶入到生活实际中去,体现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回归生活的理念。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把解决问题作为一种生活乐趣,从而让学生好学、乐学。比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乘除法本来很难,但如果从生活实际中举例如一块雪糕5角,妈妈给了我一元,一元能买到多少块雪糕呢?

2、小学三四年级语文写作教学长期是老师们的难点,困惑着大多教师。可否作为重点进行生活化写作,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材作文,突破重围。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学乘除法,设计一道关于长方形面积的题:假如你是校长,学校有20个班,每班有两块黑板,每块长3米,宽2米。工人师傅用漆漆黑板,每平方米价格为10元。黑板漆完了,学校应付给工人多少钱呢?

3、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教学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五六年级强化阅读教学,既适应考试需要,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初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也应该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如学校要修条公路跟大公路相连结,怎样才能最短呢?作图说明。本文来自教育城网站www.12edu***

4、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倡教师们把生活情景,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呈现于课堂,增强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缓解英语难学难记的矛盾。

总之,构建生活化课堂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神不知鬼不觉的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和培养新的能力,磨练意志品质等等。可以初步定为课堂实施的“三步模式”:

第一步,课堂引入。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生活、学习、活动中选择他们最为熟悉的材料作为前景,引入课题。让课堂来源于生活。

第二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第三步,就学生自主求得的知识还原到生活实际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课堂回归于生活。

在一年来的课题实验中,我校全体教师通过培训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要领,绝大部分学生改变了学习态度,极大的控制了学生非正常流失,也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参考书目】:

《小学语文教学》 (浙江省东阳市 特级教师 卢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