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江苏省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江苏省级课题 >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中地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 研究动态

基于网络环境的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蒋文庆)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蒋文庆  发布时间:2015-04-13  浏览次数:

 《基于网络环境的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研究报告论文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素质教育”,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了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规定: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地方和学校安排的选修课占周课时累计数的108%和186%,同时学校还要承担“综合实践活动”(88)的课程。学校在课程方面有了部分的决策自主权。于是校本课程开发引起了部分学者、政策制定者及校长和教师的关注。上海市大同中学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自己探索和构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特长的课程结构。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的以"和田十二创造技法"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小发明活动,也是在80年代初就开始的。像这样的案例全国很多。从1997年开始,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一部分课程教授和博士对"校本课程开发"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一边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理论的研究,一边在部分学校开展实验研究。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课程改革实验就是这批学者与学校合作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并不多,网络发展,拓宽了学校办学的空间,延伸丰富了课程资源,所以我们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高级中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电教设施设备完备,拥有先进的校园网管理平台和服务器软件(学校有五个网络教室,每个教室装配有多媒体投影仪和网线),有自行研制、开发教学软件的丰富经验,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2005年福州经验交流会上,我校有一批优秀成果获奖。我校地理教研组的教师均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验,近两年本课题组成员负责的课题有国家“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子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陈国祥)、常州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设计的研究》(庄晓蓉)、常州市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刘长凤)、武进区级课题《高中地理利用网络环境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徐兆海)等。同时,近两年来,我校地理、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相继开展了网络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研究预期目标

    本课题组认为作为省内名校的江苏省前黄高级学校应该是教育改革和探索的积极参与者,甚至是先行者之一。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人员及其它力量合作等方式而开发出来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而本课题的“校本”大体上有三层含义——为了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中展开,基于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作为学校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精力和物力都是有限的,网络环境能够给我们一个足不出户的学习、探索、交流和整合的机会。而作为新一代的学生,他们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和生活。网络是拥有无穷信息的大仓库,应该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需要。从网络中来到网络中去,这是一种趋势。

本课题组拟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尽量地全面分析网络环境下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问题,努力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最佳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期对整个中学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课题具体研究目标描述如下:

    1、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利用网络环境与资源,开设富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校本课程。

    2、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紧跟时代脚步,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专业素质和信息素质。

    3、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会运用信息进行学习和研究,并能将信息能力迁移至其它学习中,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符合地理特性的思维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树立起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行动研究法的本质内涵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了埃伯特的行动研究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本课题研究的早期过程中,我校教师自觉地采用了类似的研究模式,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提高了网络教学的质量,在课题的后续研究过程中,我校教师完全遵循这种行动研究的准则,每个课题组成员均完成2-3个循环,形成“大循环交替上升,小循环随时调整”的研究思路,让教师成为行动研究的第一实施对象,为保证研究成效,我们还从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学习、促进专业研究人员交流、强化自我反思与批判意识、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技术等方面规避了行动研究过程中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低水平循环、反思错误等。对于学生对地理校本课程关注程度和具体关注的地理热情,我们采用了调查法进行了研究。对于每一次问题研究,我们采用了案例研究法进行了研究。慎重地选择已经发生的、典型的课堂实例或事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其评析或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研究内容

    “基于网络环境的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是我校于2003年申报并获得批准的常州市电教研究课题,其研究的范围限于地理学科。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本课题组的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确立了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的研究思路,注重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课型,深入开展多轮行动研究,主要研究了地理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发内容、呈现形式、实施策略四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独立课题为主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拓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3年,是在本课题立项之前和立项之初。我校地理组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方面紧跟时代潮流,从“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到“利用网络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一路走来,做了很多工作。前两年的做法是选择或拓展国家课程的有关章节,建设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研究性学习,如陈国祥老师创建的专题网站《中国人口迁移与户籍制度的改革》、《宇宙环境系列研究》,庄晓蓉老师制作的专题网站《大气环境保护》,邱效琴老师制作的《西部大开发》,等,这些都是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其中庄晓蓉老师的《大气环境保护》课例被制作成光盘参加了全国评优课评比,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节课成为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典范,是文科学科开展网络教学的常见模式。

    1、实验情况:通过研究我们地理组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重点由注重知识拓展转向注重学生网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注重探究问题的设计。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的优点突出,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网络为学生展示才能、享受成功提供了最大的舞台,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社会交往技能得到了培养。

    计划: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课题组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就是建立一系列专题学习网站。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教学设计,其中包括徐兆海老师制作的《白色污染》,方训老师建立的专题网站《温室效应》,王春霞老师的《环境保护》、杨玲老师的《我们身边的国际贸易》、刘长凤老师的《可持续消费模式》等。

    行动:以徐兆海老师的课例《白色污染》为例

    首先让学生学习课本相关内容,了解白色污染属于哪种环境污染;然后组织学生收集相关网络资源和学校、社区的图片、录像资料;最后组织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讨论白色污染的危害和解决措施,形成倡议。

    观察与反思:在这样的课例中,主要以单人完成单一的某个教学目标为主,一般采用三个课时左右的教学时间,第一节课是布置主题,查找资料,第二节课是学生分析资料,制作作品,最后一节课是学生汇报成果。这样教学模式也曾经历过目标缺失、交流不畅、问题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随着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也很快,精心设计问题与任务,就算是年轻教师第一次进行尝试,也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我们发现教师自己制作的专题学习网站框架明确,便于学生建立一定的地理思维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觉得这种网络教学在学习效果、思维层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远远没有达到当初的设计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

    ①人文与社会学科知识博大精深,内容庞杂,结构复杂,客观上对学习能力的要求增大;②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够高,单纯一两节课时往往不能解决学生的探究性能力培养问题。③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还不够高,在问题提出、材料分析、归纳整理、综合评等方面都缺乏研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指导不力。

    课题组大部分老师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对一个主题的学习,如果用三个课时时间就有些仓促,有些学生刚进入研究状态就不得不收尾做结论;如果用四五个课时战线就拉得太长了,课时安排上也不现实,对国家课程的干扰明显。有必要将学习的板块做大,形成系列。既有老师铺垫又有学生探索,既利用传统课堂又利用网络教室,既重基础掌握又重视延伸学习。让师生双方都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二)以系列课题为主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2004年上半年到2004下半年,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通过对上一阶段研究的反思认为,课程应该有一定的体系和标准,这样进行一个个独立的网络探究性学习而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学习单元之间联系太小,缺乏整体性,于是,我们决定在选择一个大的学习板块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在这个大的板块下再分几个小板块进行网络探究性学习。为此,课题组的同志认真地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认真地研读了新课程标准,课题组的老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1、实验情况

    针对社会探究的需求,我们提出了整体设计,阶段实施和关注方法迁移的研究策略,把学生的社会探究性学习分为五个过程:搜索材料、问题设计、分析整理、成果汇聚、综合评价,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到整个高一学习阶段甚至整个高中学习阶段进行规划,计划在整个高中三年,开展系列化的探究性活动,每次活动着重完成其中的一个过程,重点解决一个过程中的可能碰到的问题,这样螺旋式上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上。为此我课题开展了系列化的课题探究。

    计划:乡土地理一直是地理学科有特色的一个方面,将乡土地理纳入到课题开发来也是我们最初的想法。因此,我们确定以“我的家乡怎样发展”为大板块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大板块“我的家乡怎样发展”下设几个小板块,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资源、旅游、商业等方面,包括如我们的城市交通、湖塘纺织业的发展、武进园艺业的未来、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旅游热点——主题公园的建设等专题。

    行动:确定了这个专题后,我们课题组就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撰写。目前,已经完成的有刘长凤老师的《我们的城市交通》,杨庆春老师的《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杨玲老师的《湖塘纺织城的发展》,王春霞老师的《武进园艺业的未来》等。先后有两位教师尝试着从“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究性学习,刘长凤老师的《我们的城市交通》课例是从《城市交通运输》进行延伸,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是从培养学生信息搜索能力的角度,让学生围绕着本地区存在的交通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资料的收集;第二节课主要是采用Webquest模式,以“常州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为题,着重培养了学生设计问题,创新提问的能力。杨庆春老师的《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课例,是从学生生活中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入手,精心设计了“常州地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这样一个基本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多项探究活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发展。

    下面以刘长凤老师课例《我们的城市交通》为例说明。

    这一课是利用常州电教馆提供的“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网站建设和教学,上课前期老师制作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我们的城市交通》,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全班同学分成四个自然组:本市新任主管交通的领导、城市环境保护专家、各类机动车的车主和喜欢以步代车的行人,每一个组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对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推选一人担任组长,小组长按照组内成员特长做初步分工。每3-5个同学研究一个问题。每个同学开始积极地独立地上网搜索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各小组汇总或者制作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由老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并给出相应的评价。

    观察与反思:运用WebQuest模板或数字化教学平台制作专题学习网站方便快捷,互动性强。而“我的家乡怎样发展”这个板块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以本地区的乡土地理为基础,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可以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建设的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但是,本系列是立足乡土地理,实践性很强,而相关的网络资源也有限。基于网络环境的探究性学习总显得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融合。

    2、主要过程经过上述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基于网络资源的社会探究性学习可以从“搜索材料——问题设计——分析整理——成果汇聚——综合评价”五个过程进行实施,在每个过程的实施中,又包括了许多环节。

搜索材料:搜索材料是社会探究的第一个过程,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资料搜索的问题。虽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已经学过简单的搜索技巧,但仍不能够满足学科教学的需要,学科教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进行指导。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是社会探究性学习的关键过程。有什么样的问题就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抓住了问题设计过程就抓住了社会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问题设计不合理,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网络探究就会停留在低水平重复上。教师和学生都是问题设计者,在不同的阶段,问题由不同的对象提出。在网络探究的初始阶段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问题,随着探究能力的提高,学生应成为主要的问题设计者。

    分析整理:材料的分析整理过程是学生认识提高的过程。在确定了研究问题,进行了资料搜索之后,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进行材料分析整理与加工,这是学生形成意义建构的重要过程,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这一过程中。主要的材料分析环节是:判断相关性——材料归类——比较分析——归纳阐述。分析整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对认识能力提高的起着作用,如判断材料相关性的标准是什么?材料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把这个材料进行归纳等。这些要求将帮助学生学会记录相关信息资料的方法、迅速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组织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成果汇聚:对研究获得的成果进行汇总,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表达,并利用报告会、评审会等组织形式进行讲解演示。

    综合评价:学习在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综合评价的方法,学习拟定各种评价量规并尝试应用,提出改进的意见。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探究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提高。

(三)以新课程实施为载体的地理校本选修课程阶段

    2005年以来,江苏省酝酿新课程改革,这给了地理校本课程一个充分发展的平台。我们终于有机会从地理方面的研究性学习阶段转为有课时保证的和明确的教学计划的尝试阶段。下面是课题组的一个地理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纲要。

1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介绍)2地图与遥感(教师介绍)

3遥感的应用(教师介绍)4全球定位系统介绍(教师介绍)

5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教师介绍)6地理信息系统介绍(教师介绍)

7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教师介绍)8数字地球(教师介绍)

9网络课“3S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教师指导学生上网)10网络课“3S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学生上网查找资料)11网络课“3S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学生上网查找资料)12网络课“3S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学生制作成果)13网络课“3S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学生制作成果)14网络课“3S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学生制作成果)15

网络课“3S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学生交流成果)16网络课“3S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学生交流成果)17

课程考核

    观察与反思:选修课的开设将近一个学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热情很高。因为校本选修课程有32门,所以相当一部分选修课是小班化教学,师生交互性较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到互联网上延伸学习的欲望。总结这几个月的选修课上课过程,我们认为:这种选修课的模式是基于资源的问题探究模式的主要应用方式。一方面,我们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感兴趣的知识和他的生活,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这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几个月的选修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我们也注意到,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这表现在:

    1)课程缺少整体规划,没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和目标,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仍然有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对选修课的重视不够,认为选修课只是一种可上可不上的课,是让学生玩玩的课,这种观念要改变。

    2)课时明显的不足。每周只有一节课的时间,这根本不够研究一个问题,更不用说对一个问题的拓展研究了。今后我们要扩大选修课的课时,把它作为正式的地理课安排,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进行研究性学习。

2、主要环节

       校本课程是指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并付于实施的课程。因此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校情分析-目标确定-内容确定-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下面做一简要说明。

校情分析:校情分析是指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前,要对学校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以确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这里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否到位,软件条件是否具备。比如,信息技术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开设课程的需要,否则课程开发出来了,却不能付于实施,这种课程就失去了意义。老师是否具有开发课程的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相关课程的能力等。

    目标确定:目标是指课程的指导思想以及课程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其根本目的是以“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为宗旨,以能否满足各类学习者的不同要求为检验标准。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比如我们的《旅游地理》就定位于拓展学生的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内容确定:内容是指课程的内容。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内容可以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决定,课程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利。内容可以包括计划内容和生成性内容,计划内容是事先设置好的需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生成性内容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它加入到课程中来,作为课程内容来进行研究。

    课程实施:课程的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环节,实施的成功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开发的成败。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实施前要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一是信息技术的培训,二是对老师的教学观念进行培训。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有别于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此处的教学更看重学生参与地理研究的过程,和在研究过程中的地理体验。因此整个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2)要有一定的课时保证。每周至少要有一到两节课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平时还应有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3)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课程评价: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这包含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及效果等全方位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

我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是刚起步,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还很肤浅,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地进行研究,并形成一些自己的特点和成果。

    3、实施策略:

①可从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发现更多的探究结合点,方便开展系列化的社会探究学习。

②每次探究目标要明确,重点解决一个过程的问题,尽量使用一节课的时间。

③要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组织分工、小组合作等,

④新建一个条理清晰和目录结构,对学生在材料、过程、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要求,关注细节,注重培养问题的创新性设计和成果的创造性表现,对于常见问题可针对性采取规避措施。

⑤结合着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开展效果更佳。

五、研究结果

    通过近一年的初步研究,我们取得了初步的一些成果。

1、参照新课程标准,遵循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我们制定了《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标准(试行稿)》。我校制定的地理校本课程标准,是指导我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我校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依照此标准的规定进行。(见附件1

2、在高一年级陆续实践了校本选修《我的家乡怎样发展》。(见附件2

3、在高一年级系统开设了地理校本选修课程《地理信息技术》《中国名山欣赏》《“国家名片”中的山水风光》。(见附件3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各位老师不断学习,自我充电,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