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江苏省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江苏省级课题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了解理解见解练习”渐进式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 研究过程

历史课“问题中心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

历史课问题中心教学模式探析

 

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 王隆平

历史课“问题中心教学模式”是指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围绕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以教材和相关材料为基础,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或疑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索性学习,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概括、分析、论证、归纳、对比,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使问题得到较为正确或恰当的解决。“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探索性学习为主线,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其中起点拨、引导的作用。本文拟对历史课“问题中心教学模式”作一探讨。

(一)理论依据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运用自身的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个求生存和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面临着来自自然和社会的种种挑战”,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面对问题,人们会感到困惑、焦虑,并由此产生出探索、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的支配下,人们会运用自身所拥有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对问题进行有针对的创造性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可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历史发展的主题。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活动的第一步。有了问题,人们才会展开积极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第一种方法解决不了时,人们就会再次展开思维,从一个全新也即独特的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找出新办法。当有多种办法可供选择时,人们就会对这些办法进行分析、比较,来解决问题。可见,问题意识是推动人们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强大动力。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青年时期正处于人生最有创造性的时期,身心发展已接进成熟,精力充沛,敢想敢说,勇于探索,最富创造精神,没有心理定势对他们的束缚或限制。这种思维的特征,为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能动思维提供了有利条件。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会采取动脑、动手、动口等方式,去认识、分析、解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来进行的、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真正主体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二)教学程序

历史课“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研究提高的过程,主要由以下五个环节构成:创设情景、设问启发→自研材料、理解思考→讨论交流、思辩探索→归纳评价、激励创新→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具体说来:第一环节:“创设情景,设问启发”。这是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要求教师在活动开始时,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不同的手段,如电影、电视片段、录像资料、图片资料、历史诗歌、历史故事、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等,创设教学需要的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求的欲望,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环节:“自研教材,理解思考”,是教学的发展阶段。学生进入状态以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对教材进行研读,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或重新建构。在此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正提高学生自研自读的效果,必须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让学生处于一种欲知而不知、欲说而不能的状态中,使其潜在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促使其去分析、论证或提出质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环节:“讨论交流,思辩探索”,是教学的高潮阶段,即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最活跃的阶段。学生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对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认识或观点。因为学生所采用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如具体或抽象思维、分析或综合思维、归纳或演绎思维的方法等,所以他们由此形成的看法、认识或观点等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看法或观点互相辩论、据理力争,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增强了学生探求的欲望。

第四环节:“归纳评价,激励创新”,是教学的提高阶段。当学生的交流、辩论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必须及时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观点,尤其是争论中的焦点问题,进行点拨;由学生或教师对涉及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并对积极参与交流、辩论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提出不同观点的学生给予鼓励,使知识得到消化、观点得以明晰,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第五环节:“举一反三,迁移应用”是教学的拓展阶段。这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实施的手段是多样的,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又可以设计新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去应用,还可以结合现实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或从网上查找资料等,促使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延伸和发挥。

(三)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中心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其成功的基础在于“问题”本身,即教师应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在课前潜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必要时应查阅有关的图书、图片、实物等资料,这是其一;其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充分估价和把握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在这两个基础上,设计出切实可行即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这样,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第一,启发性原则。指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并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广阔空间里展翅翱翔。通过处处设疑、激疑、解疑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如: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的鸦片战争?百日维新为什么会失败?莫斯科会战苏军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极高的思考价值。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第二,量力性原则。指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必须量学生的能力而行。难度太低,学生觉得太简单,没有积极性;难度太高,学生解决不了,同样达不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教学测量中的难度:PH=1-/W。W:为学生总数。P:为回答问题通过的人数。PH值为0,全体学生均能回答;PH值接近1,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一般来说,PH值控制在0.3—0.8之间为宜。第三,创新性原则。指设计的问题,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必受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种设想,鼓励标新立异,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主线,以提问及解答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为目的来组织教学流程,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国家有人曾经评价我国的教育是“为世界培养高级打工仔的教育”,“没有学生的教育”。的确,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应试为目的,以灌输为手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实际上已走入了一个压制学生自由探索、限制学生主动发现或提出问题的教育死胡同。据说在国际奥林匹克的颁奖大会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发奖时我们的孩子都很风光,因为金牌往往被我们囊括,但发奖后就不同了,我们的孩子怀抱奖牌呆坐在座位上,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西方国家的孩子们都蜂拥到台上的科学家面前,向他们提出一大堆奇怪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节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个人自己的教育。”并且教育要伴随着人的一生,教师无需也不可能让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决定学生的将来,但是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个性潜力的发挥负责。因此,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远比掌握知识本身显得更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远比学会一门技能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眼光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当前,而应放眼于未来。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切实培养学生的“学力”,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的重要措施。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提出问题的本质即创新,在问题发现、提出及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初步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学生能够提出一个问题,远比他们能够解决一个问题来得更为重要。在以往教改的基础上,现在初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何解决西安事变?学生展开充分想象,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几种方案:主张杀蒋者有之,主张和平解决者有之,主张把蒋交给共产党者有之。对这几种方案,学生们展开激烈争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中心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实施,还要看教师在其中的表现。对于习惯于一言堂的教师来说,他们说的很多很多,滔滔不绝,总是以一个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当学生在发言中所谈的认识、对问题的分析与他们不一致时,他们就会立刻阻止学生的发言,越俎代庖。这种做法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教师首先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于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不同认识,给予充分的鼓励、支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

《中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