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江苏省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江苏省级课题 > 新课程下农村普通高中体验沟通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研究 > 课题概况

新课程下农村普通高中体验.沟通.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

新课程下农村普通高中体验·沟通·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研究方案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陈飞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网络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信息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变革着人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理念.“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共识.我国新课程改革更是着重具体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过程、情感体验”;学习过程强调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教学过程强调师生、生生合作对话互动,强调要把教学过程演变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评价过程强调关注“学习的结果和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和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他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等.因此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关注提高国民自身生存能力、提升为国家服务与发展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愿景和强烈诉求.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在我省逐步深入,各种新的理念也正在悄然变革着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激活和催生着课堂教学的创新.然而受社会功利、考试制度和目前的评价机制的影响,传统的以“考试”为目标,以“教师讲”为中心,以“训练解题”为主线,,以分数高低为评价机制的的升学教学依然是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而农村普通高中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生源、师资力量等弱势因素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中一开始就更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⑴办学思维并没有随硬件条件的改善而更新,很多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大多只在口号操作层面,无视学生生源状况的恶化大搞升学教学成为办学的唯一宗旨.⑵生源是农村的三流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高考改变自身命运,为谋求高分整天拼命于挣扎于题海,但很多学生因不能忍受应试之苦或跟不上应试教学节奏而丧失学习信心、厌学和弃学,甚至影响其心理和生理的正常发育.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本身不愿意在应试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强烈希望学校教育教学方向多元化.即使少部分能够顺利升学的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在交往、沟通、合作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意识也存在先天性不足.⑶受地理和信息环境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思想依然保守,导致课堂教学严重忽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忽视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及其变化,无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需求、沟通需求、参与需求、合作需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⑷新课程本身对农村普通高中现状的关注有所缺失,应试大环境和残酷的升学压力加剧着学生学习的枯燥性、紧张性和惨烈性.目睹农村普通高中现状和课堂教学真实的一面,我们提出以体验、沟通、合作、探究为切入点的高中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希望以此为实验平台整合传统与现代优势教育资源,把充满情感体验、沟通、合作、探究的,蕴涵人文关爱、和谐健康的课堂还给学生,并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符合农村普通高中实际和特色的适应新课程培养人才要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1、体验是指学习者在经历知识学习过程中,由最初的感受、认识、思考而引发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生成新感受、新认识和新思考的心理变化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学生的知识、思想和情感得到更新和发展.它包括:⑴对知识产生的体验,体会知识产生的缘由,明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因果关系.⑵对知识发展的体验,体悟知识的发展动因,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⑶对知识结果的体验,领会蕴涵在知识中的精髓和思想方法.⑷对知识应用的体验,感受知识应用的实际价值.

2、沟通(即交流)是以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思想和方法等,表达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的过程.它包括:⑴学生与文本的沟通,它是通过对文本的阐释完成的,文本向读者开放自己,表达自己,读者解读其意,反思自身,它包括听、读、说、写.⑵师生间的沟通,它是建立在“平等、谦恭、信赖、真诚” 的基础上,在拥有不同生活经历和不同知识经验之间的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并在过程中展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改善自我以及互相发现”.⑶生生沟通、自我沟通,就是通过对他人的思维和策略的考察批判,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的反思,来重新组织、澄清、修正自己的已有的认识、思想和方法.沟通的过程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是“分享彼此思考、见解和知识,激励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3、合作是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外在特征,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学习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它包含如下几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职责;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维护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协调解决合作中的冲突;对各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有效性的的新途径.

4、探究更多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老师根据教学任务确定研究内容和主题,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观察、实验操作、分析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等探索活动,在老师参与和指导下获得知识、技能、思想和策略,使情感、态度、精神、意识和能力得以生成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它强调用情节真实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情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的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思维,并通过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实践的空间;支持利用超媒体和超文本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时空面向真实世界的知识链接.

2、研究性学习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研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发现和体验,并在探索中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活知识储备和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养成乐于交流合作和共享研究成果的团队精神,养成尊重事实乐于创新的心理倾向.

3、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理论认为,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作为强大认知工具,基于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因此通过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能够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挖掘人的潜力的,促进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的较为理想的学习情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

4、对话理论认为教学是对话关系系统,对话关系从动态来看实质上是就是“相遇”,是关系双方步入“之间”的领域,也即是相遇.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处于“关系”中个人的“对话”能力,使学生在关系中寻找到个人的意义.它主张 :⑴教学是与学生潜能“相遇”的重要影响力.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的潜能得以自由发展,更要使其得以历史的更新.⑶教学要培养“我”与他人、世界之间的相遇、交流、对话的能力,最终使“我”能够摆脱“我与它”关系,进入“我与你”的“对话”关系.⑷教学要促使“我与它”的知识向“我与你”的知识转化.

四、研究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实现如下目标的达成:

⑴摸索出一套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实现有效体验、沟通、合作、探究的基本途径、具体模式和操作策略.

⑵切实转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使实际教学方案、方式和手段更能有效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并在过程中实现课教师专业素质、课堂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再提升.

⑶切实转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和行为,强化和提升学生:尝试、体验、探究、交流、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各学科体验情境的设计,沟通与合作的方式、途径的开发,探究主题的设计和过程的构建以及各量有效性评价.

2、各学科体验、沟通、合作和探究教学之间的整合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

3、学生学习态度、习惯的优化策略和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和角色定位的评价策略.

4、跨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模式构建.

六、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在实验的各个起始环节对有关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摸底调查,了解原有的和现有的教和学的现状,为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2、理论研究: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关注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成果,为进一步完善课题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技术指导.

3、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来发现、验证、总结优化课题研究的策略,

4、案例研究:通过对公开课、研讨课等评议、交流、研讨,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形成成果.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81月~20085月)

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交本课题的设计报告并进行论证,确定各课题组成员和分工,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有关培训,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落实课题组成员实验的实施方案.完成省级课题的申报工作.

2、调查研究阶段(20086月~200812月) 

研讨和制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理论学习阶段(20091月~201012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搜集、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专著,注意吸收有关最新科研成果,以理论指导实践.

4、课题研究中前期实验阶段(20103月~201012月)

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发动各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立足于所任教学科以开设实验课和调查研究为主要手段,积极研究实验中的各个变量.及时分析和研讨,不断调控课题研究方向,注意检查课题研究效果.同时注意收集好有关材料,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并完成课题中期评估.

5、课题研究后期实验阶段(20112月~201112月)

根据中期评估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加强对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研究,增加课题研讨活动.制定出各个研究变量的课堂评价表,总结有关研究内容的开发和优化策略,确定课堂教学流程图和模式.

⑹总结反思阶段(20069月~200712月)

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汇总好课题研究所有材料,进行结题.

八、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开发农村普通高中校本课程.

2、形成农村普通高中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研共同体.

九、课题组主要成员

沈建南、狄继东、钱坤荣、钱文良、李建军、张洪杰、钱迎芬、周鑫湘、赵志新、秦青梅、钟文伟、王益敏、胡红燕、徐忠明、卜小华、曾泽有、陈飞、张力、周仁华、王维、姜玉娟、徐国兴、马华荣、张峻、蒋旻瑒、赵明亮、薛燕飞、彭峰、曹宏芳、朱玲娟、陆文彬、杨志东、黄立蜂、周美娟、姚香玉、时丽玉、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