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江苏省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江苏省级课题 > 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 研究成果

结题概况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

江苏省级课题

《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结题概况

.本课题于20051213日由省、市、区教研室协同进行现场结题。其活动过程为:

1750830   课题组负责人蒋志芬作课题结题汇报;

2840925   课题核心组成员吴源清教师借高三(4)上了一节实验课《厨房中的调料化学》;

39501005   课题核心组成员潘国健教师作了说课《走进湟里》;

410201030   专家组进行了课题材料验收;

510301130   专家组对本课题进行现场答辩。

二、专家组有5名成员:

江苏省教研室:朱纷,万伟;

常州市教研室:龚国胜、张小亚;

武进区教研室:徐惠仁。

参加课题验收评估的有25名课题组核心成员:

邹平、狄继东、钱坤荣、蒋志芬、吴源清、潘国健、蒋卫东、张洪江、赵建忠、蒋德君、彭峰、冯俊、潘卫星、毛根荣、王爱琴、蒋文庆、赵明亮、马中平、石景亮、沈嘉祥、钱迎芬、冯梅花、汤佳美、朱金保、钱文良。

其中蒋文庆作课题验收的会议记录。

三、现场答辩概述(根据现场记录稿整理)

龚国胜:今天就湟里高级中学的江苏省级课题《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结题,现介绍专家组成员。(略)我们认真听取了蒋志芬教师的课题结题报告,浏览了课题材料,也听了课题组成员的上课和说课,现对课题研究请专家谈一下看法。

张小亚:湟里高中研究的水平和能力较高。从课题来说,立意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解决实际问题来研究,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学科渗透全面,思维方法、学习过程来渗透,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从题目来看,从变量分析,学科渗透是自变量,提高学生质量是因变量,研究过程中,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什么问题,不仅分析问题,是否是学科导致的,首先必须作出鉴定,进一步说明,学科渗透作为手段非常复杂,对各个学科内在的特点必须清晰,有许多案例,是一种资源的研究。从思维方法层面看,生活学科中渗透哲学,两者必须兼备,寻找到一个结合点,基础性研究,用渗透较为有利,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谈两点想法:

1、从材料来看见,活动的展开分四个阶段,不能全面反应整个过程,后面要挖掘;

2、课题活动不同于教学活动,真正希望看到学生的活动中,教师的预设及生成性,怎样定期对学生进行量化检测,进行鉴定。

蒋志芬:我们从月考、期中、期末、高考和平时的一系列活动,找到很多的切入点。

张小亚:进一步明确鉴定方式较好。

龚国胜:选题有意义,活动过程进行回顾,不同学科渗透侧重于如何渗透,是侧重于哪些方面的渗透,是知识还是能力方面的渗透,明确以后,要多加关注渗透的效果,方式方法加以提炼,不能停留在操作层面上,要上升到策略上,用适当方式进行评估。

万伟: 课题抓得很实,有实际意义。

1、选题很有意义,立题比较早,眼光远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指导意义。

2、结题报告中,对课题实施的策略比较有层次。

3、本课题研究方法多样,从成果来看,操作比较规范,从学生的基础上操作。

4、从材料中的论文来看,成果显著,特别是论文,说明湟里中学科研能力比较强。

疑问:

1、在进行课题时,湟里高中怎样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综合素养的?

2、听化学课时,觉得教师在按课题的要求进行有机地渗透,那么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渗透的?

3、建议:现在大多是介绍自己的做法,要对现有成果进行反思,还存在哪些局限?要进一步反思和提炼,下一步如何研究,如何重新开始?

钱坤荣: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本课题的研究难度比较大,本课题对课题组成员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们每个学期都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文献,课题组定期上实验课进行讨论,备课组加强交流,形成不同学科间的研究氛围。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课题组成员从备课上有意识地渗透,课堂教学中无痕地渗透。在学科渗透中,要以本学科为主,恰当地进行学科渗透,可以其它学科为我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至于度的把握,如何量化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样的必要,能利于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可。学科的渗透,也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在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中教师也得到提高,学科的渗透是教与学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生成情感的过程,综合能力和素质共同得到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对该课题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总结和提高。

吴国庆:我们办公室的安排非常有利于学科间的交流与渗透,从高考要求信息技术整合与综合考试来看,都要求渗透意识,其实渗透现象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朱纷:校长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十分支持,非常重视该课题的研究,学校非常漂亮,从中看出校长的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思想独特,把科研作为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途径是十分正确的。

湟里高中在认真地做课题,没有仅仅停留在理念上,而是把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创新。本课题选题早,比较有现实意义,教师参与的人多,从案例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践材料。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是非常关注的,具有推广的意义。

渗透的定义:是物质及其发展的规律,将其知识重组,多角度,多层面来解释的现象。学科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综合性也越来越突出,不能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就能解决的,因此,本课题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我有几个想法谈一下,可以现在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可作为课题研究中的思考问题进行研究。

1、学科渗透具有综合性,如何在学科渗透中突出学科特点的?

2、各学科渗透中度的把握怎样,同一学科、同一班级的度又怎样把握?

3、参与课题的成员较多,又要推广到全校,学校对教师怎样培训,怎么安排的?

4、本课题是在高中实施的,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科渗透和升学上、时间上、在家长是怎样安排的?化学课的渗透意识比较浓,而这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

5、学科渗透在高中年级展开的,要求科学性和准确性,这又是如何把握的?用什么有力支撑下去?

6、报告中对教师的研究叙述不够,还需整理和挖掘。

7、学习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发表文章的级别、刊号要说明。

8、化学课是一节展示课,对高三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那么对其它年级又如何处理?

9、结题报告中的科研经费支出情况要说明。

10、对教师、教材、学生的协调关系如何处理?

以上问题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希望能取得更好的课题效应,取得更高的课堂效益。

徐惠仁:首先对专家、领导到湟中进行现场结题,感谢万博士对课题的肯定。

事实上,该课题过程十分扎实,在政史地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思考、提高和推广,形成常规,当然目标定位要提升,不能单看教学效益,为渗透而渗透,至多只是学科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善于串联知识、迁移知识和综合性的思维品质,关键是能否引领学生用其它学科知识来思考问题,或用本学科知识解决来解决本学科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问题情境设计更具有开放性。高中学生比我们学得多,课后作业,能否在学科之间进行合作,教师可引入其它学科的背景材料出一些渗透性的题目,引领学生一种渗透意识,将有效策略做强做好。

万伟:还有什么,请大家进行交流。

张小亚:朱老师提出的思考问题是以省一等奖的要求进行规范的。

邹平: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将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结题不是完结,有许多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在继续和开始,本次结题会我们得到了许多,现正在开展的新课程更值得我们研究和思索,科研工作我们将继续下去,感谢各位专家。

四、20051219日邹平校长在教师会议上就本课题的结题作的总结发言(根据钱坤荣的记录整理)

再上一个星期我们完成的省级《渗透》课题的结题工作。本课题我们已实施了四年,有30多位教师参加,是我校的重点课题,蒋志芬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对于本课题至少有四大收获:

1、通过课题实施,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学习、讨论中确立了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提高了科研能力。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并富有实效,由课题而发表或获奖的相关论文就有100多篇,可以说,没有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本课题的实施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合作,综合性课题,既要关注本学科,又要涉及到与其它学科间的交流,才能有效地整合和渗透,由此培养了学校一大批骨干教师,在职称的评定和教师的发展,本课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有效地改进了课堂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有明显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3、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学生由各科知识解决一门或用一门知识解决多个学科问题,对他们一生来说都有价值的,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是终身受益的。

4、扎扎实实地搞科研,认认真真地进行课题研究是很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我们要在这一课题研究成功的基础上挖掘更有价值的各级各类课题,希望各位教师,特别是有志于搞课题的老师积极探索,能产生出更有价值的课题,这是教师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坚决支持这项工作。

本课题形式上已经结题了,但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探讨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为此我谈三点想法。

1、四年的努力确立的《渗透》过程中的思考方法不能丢,无论是否是课题组成员,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加强研究,推广经验,最起码的,在评优课、说课等活动中,渗透的意识要贯彻下去,它肯定是一个亮点,如果用各科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能充分体现你的学识丰富,当然,更高的价值是对学生一生有用。

2、平时的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要加强学习,要有研究的意识,要养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反思与总结的良好的习惯,虽然不承担什么课题,但反思与总结应该是一种良好的习惯。目前我校高层次的课题不多,期望在这方面还有点热情、激情的老师能有所突破,学校将大力支持。

3、在这里有必要谈一下团队合作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到各个学科和许多教师,课题研究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资源共享的意识,在校本课程研究或其它各项工作中同样重要,现在教科研的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要经常地在一起共同讨论,要利用各种场所进行有价值的校本研究,希望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