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江苏省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江苏省级课题 > 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 研究过程

点、练、交”体育科学模式运用的案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

          "点、练、交”体育科学模式运用的案例
    1
、引言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教学模式这个热门课题,作为体育教学的实践操作者——体育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适合实际,有理论的依据,可操作,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一项具有现实与积极意义的课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过程,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成为教学的主要方法,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则要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差异和生活经验,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授受学生学习与研究学生学习的结合,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就要改变教学模式的适应上述要求。
    2
、案例
   
现将力量素质(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叙述如下:
   
……教学进入基本部分,立定跳远教学程序,采用“尝试→点拨→练习→交流”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分组练习立定跳远,教师深入同学中间观察。了解同学们掌握技术、技能的情况,在每人做了3-4次练习后,教师招手同学们集中。然后对技术要领作较为详细的讲解,对动作技术的原理和完成动作过程的3个阶段,即:蹬摆与起跳、离地腾空、收腹与落地,要求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并亲自作了两次示范。然后又让在尝试练习中观察到的几个掌握技术要领较好的同学出列作示范,同时,从旁加以分析、讲解。随后让同学们分散再次练习。为了让同学们掌握起跳后腾空的感觉,教师要求每块垫前50cm处放置羽毛毽,形成“障碍”,使同学们起跳后,越过一定的高度,以体会“腾空”感觉,教师不断巡回指导、点拨,主要在技术要领的关键问题上予一点拨,特别解决在巡视中发现的只想“向前跳”,而无“向上、向前跳”的意识的问题。在第二次集中时,教师让一些动作要领掌握较好的和个别掌握不够的同学进行交流、演示,并且鼓励在旁的同学充分参与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启发同学思维及寻找对跳得远与跳得差的原因何在?通过什么方法来纠正等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结合练习实践教师作简洁的小结之后,分组进行立定跳远“接龙对抗赛”,要求每人只跳一次,从起点开始,第一人跳后的落地,由第二人接着跳,以此类推,最后一人跳的落地点,为本组最终距离成绩,以此决出胜负,竞争场面气氛热烈……
    3
、分析讨论
   
教学模式是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际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形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在教学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可看作是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中介和桥梁,这是教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所以,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的模型或策略。
    3.1
指导思想
   
此教学模式指导思想体现以下3个方面:
    3.1.1
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获得知识、技术和技能。
    3.1.2
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即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1.3
重视“问题法”,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
   
总之,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己学习为主题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2
教学目标
   
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提高成绩,而是以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与方法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即通过4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由教师的点拨,通过练习,并在交流与演示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举一反三达到今后学生在无论什么体育项目的学习中,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科学的方法。此教学模式引导的是一种全新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理念,而不是传统的、消级、被动的学习模式。
    3.3
操作程序
   
案例中采用的“尝试→点拨→练习→交流”的教学模式,讲究教学程序,它一反过去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学习、练习的常见教学程序,其4个步骤的程序试分析如下:
   
1)尝试:在学生对学习项目没有体验,没有概念的情况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个作用由于体育学习是身体的练习,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练习,而不仅仅是通过视听就能学会的,所以只能起到模仿的作用,而通过亲身体验,尽管案例中学生尝试时的动作会五花八门,但他至少身体各部分,包括对肌肉、关节等的运动有所体验,再经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就容易学会。其次,学生五花八门的动作也能让教师从中观察到学生动作的存在问题与采取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起到积极的作用。
   
2)点拨:案例中的第二步教学才采取讲解、示范的教法,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由于学生在尝试中的动作技术没有掌握,导致成绩不理想,学生就有学习的欲望,希望教师的指导能改变他不理想的现状。使“要我学”变“我要学”。同时,教师因在第一步教学中发现学生技术动作的症结,从而有的放矢地点拨,并能因人而异地教学,改变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
   
3)练习:第三步的练习,是经过点拨后的练习,与尝试就有不同的体验,是在理解了动作技术原理后的较为有目的地练习,而且案例中练习采取了一些辅助的方法,以解决普遍会产生的问题,这样的练习才是区别于“尝试”阶段的有积极作用的练习。同时,练习不是仅在此环节中出现,而是会反复多次,如练习后,问题较多,还可再补“点拨”或在交流后,再反复练习,以达到掌握动作技能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练习,自主练习的教学目标。
   
4)交流:此环节是通过集体的交流,既创造了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的舞台,起到发展个性,锻炼自己的作用。同时,也创设了一个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参与讨论,分析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案例中,最后采取的“接龙对抗赛”也是交流的组成部分,通过竞争或游戏,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竞争意识,让学生气氛活泼,场面热烈,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较高水准。
    3.4
实现条件
   
一个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有理论基础的支撑,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条件,才能较好地运用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运用条件,除了运用者,即教师需要观念更新,理念领先外,一般需要如下实现条件:
   
1)教学模式从属于教学设计。一堂体育教学课需要有教学设计与设想,即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总体方案,从而使教学最优化,而教学模式是就从属于教学设计的思想,并为之服务。案例中的教学模式就是为完成运动技术,技能与自主学习的目标而采取相应的合理、科学的教学步骤,并要符合设计的方法,要求与基础方法。
   
2)教学模式的运用要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案例中的教学械式针对教学目标与对象的状况,一反过去先讲解,示范后练习的程序,因为讲解,示范对于没有要领概念的学生来说,不经过身体的体验,特别是身体练习中的时间、空间等方面感觉下,动作技术的体会与掌握与其他学科的静思、或听、写、读的情形完全两样,经过尝试,再点拨,效果就比较明显。
   
3)教学模式的运用既要有观念功能,又要具备操作功能。案例中的教学模式,其优化设计,有新的理念的支撑,但重要的是要有可操作性,此模式在运用时,对实施的合力、展开、调控与评价予以指导,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比较完整的符合体育规律的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通过教学反馈,增加与减少教学环节,并经“接龙对抗赛”的形式,将学习达到高潮,也起到了评价教学效果的作用。
    3.5
评价考核
一个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其评价与论证是十分重要的,这主要是从科学性、价值性与实践性3个方面来评价。四川学者查有梁教授是提出的“建模三原理”比较深刻透彻,可作为评价的参考:
   
1)孕育原理:即设计时注意要以他人成功的模式为借鉴,但决不是他人教学模式的改头换面,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背景、环境、内容和风格的原型,进行适合自己的改造、创新的发展,案例中的教学模式就是借鉴了启发式教学模式,针对体育学科的特点,教学的环境,教材内容,教师本身的特点而设计出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
   
2)包空原理:即应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模式相关模式形成整体结构,案例中的模式就是将学导式,发现式及尝试及教学模式加以综合,设计出比较简便易行,科学合理的模式。
   
3)变换原理:即运用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反馈,不断调整模式。案例中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增加与减少流程。根据技术的难易程度,对指导与练习的环节可加强或减弱。
与此同时,运用教学模式后的教学效果,即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是评价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尝试、点拨、练习、交流”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题,以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与方法为目标,以运动技术的掌握为主要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设计与采用一系列手段与方法,以学生掌握技术,运动成绩为评价的主要标准的教学模式。
   
评析:在本案例中,金岩教师紧紧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汶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通过体育课教学得到发展,特别是在挖掘体育教材的有利因素,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标准》提出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等各个环节,始终都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本案例中,任课教师牢牢地把握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中心思想,从课程的设计到上课的各个环节,都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现、认识、交流,达到互动的效果。科学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融合,从而取得了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本案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没有把所学的技术动作原本的搬到学生跟前,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探索。这样学生在动脑、动手、分析思考中去获得知识,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只健身不动脑的教学现象,金老师的这节课,真正的达到了即健身又健体的功效。
   
本案例即强调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尝试探索之后,教师展示了本节课所学的技术动作,他并没有告诉学生立定跳远应该怎样去作才是正确的,而是让学生去比较分析,总结动作要领,这一点拔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在本案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很好地体现了主体的学习作用,从而有效达成了课的目标,教师以自主学习入手,提出可以自己先练习,练习时间同学们要互相观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看到学生们在练习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教师及时提出“如何跳远?勤动脑,勤动手,就能跳的更远”从而把学生引入探究学习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高涨,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习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本案例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体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们应根据各地区、各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锦州教师进修学院 体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