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国家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国家级课题 > 合作探究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课题概况

数学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几点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

数学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钱坤荣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应使学生真正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良好健康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应再是教师单纯地采用“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等等的不良教法模式去传授知识,而应是实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机会,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意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激发创新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同时,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对教学目标阐述的角度及落脚点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来的,规定的是教什么,如何教,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现在新的课程标准直接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关注的焦点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扮演“教”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引路人;另一方面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来认识体验、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教学内容,即教师还要扮演学生的角色,从而成为学生探究知识道路上的合作者.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师与生思维同步,教与学融为一体.下面结合苏教版必修5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一节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思学生所想,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有句名言:“做教育其实就是讲故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所想的需要出发,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在教学中随时把握住学生思维的脉搏,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灵上的沟通,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没有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必要,这是每位学生都思考的问题,此时教师创设引例情境:教师可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多媒体演示):相传古印度国王为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国王能否答应他的要求?

问题1:发明者向国王索要多少颗麦粒?也就是能否写出发明者要的总的麦粒数的表达式?

问题2:它是怎样的一个数学问题?为什么?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如何解决?

这样的开始,使学生立即明确学习这部内容很有必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去.

二、解学生之惑,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有时由于教学双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容易,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但从学生的角度看可能存在较大的难度,由此导致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方式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最终造成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障碍.要排除交流的障碍,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利于解决学习困惑的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如何引出错项相减的解法?这是学生相当困惑,乃至迷茫的问题.为此,在引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情境,那就是就在国王犹豫是否可答应发明者的要求时,站在一旁等待领奖赏的一位将告老还乡的大臣听后不满地说:“我跟陛下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请陛下同样赏赐给我麦子,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三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一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聪明的国王听了两人的话后,灵机一动,想出了测算麦粒数的方法.

问题1:两个人谁要的麦粒数多?多多少?

问题2:国王怎样测算出发明者要的麦粒数?

通过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对陌生、新鲜的错项相减法有了初步的实践与认识,为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再次创设情境:

教师提问:(1)假定1000粒麦子的质量为40克,那么麦粒的总质量超过了7000多亿吨.

(2)假定三个人一年内大约能吃掉1吨麦子,全球总共有60亿人口,7000多亿吨麦子能够提供全地球人吃350多年.
  
试问:如果国王知道这个结果,他还能答应发明者的要求吗?

结果,发明者被杀了.因为国王欠了他一笔永远还不清的债.

可谓为既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意识,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真可谓是水到渠成.

三、料学生之错,引导严谨思考

宋代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教学如果追求的是学生“对答如流”、“滴水不漏”的效果,这种追求恐怕只是教师的自我安慰,也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背道而驰,最终导致学生逐步丧失求知欲和灵活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恰当时机,从学生的思维入手,故意创设疑点让学生出错,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严谨思考问题的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说课堂教学只有在学生“出错”和“纠错”的探究过程中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课堂教学才是最活的因子.

在学生利用错项相消法得到 后,马上求得: .

此时,学生正处于极度兴奋愉悦的情境中,为自己成功推导出公式悄悄地叫好.教师需及时提出问题:上述推导有无漏洞?学生会发现公式的推导出现错误,也就是出现了当 的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过程中应分类讨论,逐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该如何解决,能得到哪些启发.

让学生自己去查找问题根源的同时,教师可及时总结和归纳经验,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比我们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更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乐学生之乐,形成情感共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舞台,也应是学生的舞台,如何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课堂“表演”中来,作为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寻找恰当的载体,作为施教的依托,在课堂中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理念渗透在乐中求知之中.

教材中的两个例题是非常好的,它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示范性,但设计时要对它进行剖析与深化,需创造性地使用例题.

2  在等比数列 中, ,求 .

从已知条件看出,本题可以通过方程的思想求出首项和公比、项数,因而求出其此数列的通项公式,而在求解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 是否等于1,另一方面在运算过程中涉及到指数方程的运算,必须运用两式相除的方法处理,但必须需遇到高次方程,学生会觉得有点难、有点繁、也会有可能对 不作讨论,教材也提供了这种解法.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从求等数列的前 项和的基本方法出发,得到另类解法:

解法2:设公比为 ,由

由(2-1)得   3

3)除以(1)得 ,所以 ,再将 代入(1)得 , .

再从本解法思考,运用整体思想可直接求出 .

解法3:设公比为 ,由   4

4)除以(1)得 ,以下略.

进一步,教师与学生思考类比于等差数列的相关性质:

在等比数列 中, 也成等比数列吗?

可以研究得出:当 不成等比数列;

成等比数列.

至此,通过亲身体验,完善了对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认识,强化了对公式的应用,也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断获取成功愉悦中的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想学生之遗,完善知识结构

有人说数学知识较容易搞懂,但又很难掌握.数学学科确有许多公式要记忆,而学生常有这样一种体会,在用到某一知识点或公式时,忽然间熟悉的知识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教师应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也容易遗忘.这时,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回忆、联想、推导,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

3  求和: .

这道题,学生往往出现遗漏 的情况及项数的计算错误.

解决此类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分析、归纳、总结,这类情况产生的根源,牢牢抓住它是等比数列求和吗?是等比吗?公比可否为1?项数如何统计呢?引导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思考.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沟通师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和学生一道在数学世界里遨游,探索数学的奥秘,在和谐、宽松、民主而又活跃的教学情景之中,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