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国家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国家级课题 >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深化研究 > 课题概况

以生为本,个性张扬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

以生为本,个性张扬

郭丽清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没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是废品;没有良好智力素质的学生是次品;没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是危险品。”目前各国之间的竞争关键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业的生命力所在。素质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首推德育。身为教育者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树立创新的德育理念,使学生如沐春风。

一、民主地对待每位学生

 “民主是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它具体表现为尊重学生、充分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不光只是盛气凌人的说教,简单粗暴的压制;而应该以民主的观念和民主的作风来创设民主的环境。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提倡的是师严然后道尊,教师是权威的象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应试教育——即灌输式的教育。在班主任强大的权力面前,学生是弱势的群体。但现在已经是素质教育时代了,如果仍然采取这种保守的教育态度,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必须防止这种只讲结果,不求过程;只讲目的,不求手段的应试教育模式。

我始终认为:学生不应只是生产成绩的机器。而是具有尊重、归属、友谊、自我发展等各方面需要的人。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学生的这些心理需要,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和谐的发展,才能形成一个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的建议。我们高一(9)班班设立了一个民主意见箱,学生可以就学习生活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我总是及时给以解答。我班的孙赛赛说:“老师你与我们沟通太少了,有些象大学教授,教完了就走”。了解到这一情况,我尽量多地抽出时间与他们呆在一起,中午时与他们聊聊学习生活中的情况,晚自习下班指导等,从而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另外通过召开各个层次的座谈会鼓励学生提出对班级工作的看法,认真做好记录,如果由于自己的过失给班级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或给学生造成伤害,则勇于承担责任,我班的陈康同学,个性比较内向,有一段时间经常很晚才回宿舍,而且与其他班的一位女生关系较密切,据学生反映,确有此事,于是我私下把他找来,心平气和地和他谈了一段时间,结果毫无效果。我让他一个人好好想想。过后,我觉得这样不妥,于是重新找到他,耐心地与他讲清我的目的和处理的方法,我的目的是使他远离干扰学习的不良因素。在我的一番劝导后,他告诉我,他没有早恋,只是帮同学避开她的班主任,我先向他道歉,然后指出他帮忙不应该是这样,他点头称是。我觉得我们班主任经常教育学生要有面对错误的勇气,而自己作为先行者,学生眼里“成熟的大人”更要有这份坦率和真诚。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我这样做也许失去的是一时的窘迫,而获得的将是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是班集体强烈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宽容是民主的精髓。只有在宽容的班级氛围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促使学生实现知、情、意的统一,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班级工作中,我对学生说:“犯错误是你们的一项权利,但你们应当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毅力。”高一学生年轻、心理不成熟的、冲动、充满探索欲望,犯错误是他们这一年龄孩子的特点,难道就非要采用罚跑、打手心等非人道的方式对待吗?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尚且不能避免这个毛病,如何能苛求别人呢?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少犯甚至不犯可以避免的错误,少犯甚至不犯同样的错误。正如人类是从不断摔跤中才学会行走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学生是从犯错误中逐渐走向成熟的。

当然,宽容绝不是指班主任对学生的各种错误思想或行为漠然置之,而是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作风,它的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目的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做得更好。

二、充分地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施加教育。由“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的僵化工作方式变为前瞻性的先导预测和防范,建立“关口前移,重心前置”主动领跑的工作新机制;由行为的监控转为感情的交流和积极的引导,从而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提出了“走进去”的管理原则:走进任课教师中间去,走进学生中间去,走进学生的心里去。

我始终与任课教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认真听取任课教师对班级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详细了解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看法。譬如说我班的梅鑫经常有英语作业晚交或不交的情况,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先暗中调查了一番,隔了几天把他单独招来,先和蔼地询问了一下他近来的身体情况如何,他回答说没事。然后温和地看着他,问近来学习上有没有麻烦,听一些关心你的同学说好象有些困难。静观其态后,我试探着问:我能不能帮你?他低着头嗫嚅地说平时老把英语放在最后做,一来不大喜欢,二来基础不好,三是反正也不太找我。那我问他,你开始时对我说你想考好点的大学的,是吧?“可我家没钱。”“现在可以贷款读大学,再说你你想选修的五门中,就英语差一些,你是很有希望的。”“那多丢脸!”这有什么丢脸的,全国有许多这样的学生在大学里一面勤工俭学,一面读书。你现在这样才丢脸呢!经过几番化解,他向我表态,今后尽量不迟交,决不晚交作业。通过妥善地处理了几件班级事务,我赢得了认课老师的信任和支持。

每周班会课上我都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内容可以涵盖学习、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所思所感。学生对每篇心得都认真地对待。我每篇都认真地阅读,认真写好评语,有的评语甚至写的比学生的心得还长。我班的王晶因为家庭因素,好胜心强,学习成绩一般;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但却得不到同学的认可,在家中她母亲又是絮絮叨叨,因此她非常苦恼,我经常找她谈谈。第二次阶段考试过后,她经常晚自习时借故出去。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于周六晚上私下找她谈了好长时间。她告诉我这次考试考得不好,本来心里就很难过,觉得在九班抬不起头,到了家里,妈妈一直念个没完,真受不了了。我耐心地对她说:原来你和你妈妈的感情挺好吧?如今你妈妈在家中没事做,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晚上见到你当然会多说一些了。你可以试着找个机会把你的心里话和她谈谈,而不是不理不睬。开始时她不信,几次下来就奏效了。后来她主动告诉我问题解决了。也正是通过这一渠道,我对班内许多问题都能及时了解到,我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

我认为:如果班主任能尽可能多地找点时间常到学生中去走走,到任课教师中去走走,对我们的工作肯定大有裨益。我们也就不用老是抱怨“坏学生”了,只有“天天向上”的学生。

三、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

诚如孙云晓《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一文所说:“教师应当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去塑造他们”。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有违纪律的常常被我们班主任视为缺点,于是想方设法地把他们往我们预设的方向引导。可实际上我们有义务把他们的缺点转化为优点,或者也许正是因为所教的学生有缺点,才需要我们悉心地指导与真诚地关怀。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个性或者差异性。

哲学上不是也说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欣赏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可为什么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有人却常常试图否认或改变这种差异的存在呢?“你笨得象头猪”,“你难道吃的是面吗?”在这些严词厉语的背后隐藏的也许是有些班主任在同一目标——升学的导引下,以“标准化”来试图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标准产品。

学生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开朗、有的内向、有的活泼、有的沉静……对此,需要我们班主任认真研究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而非按自己的意愿将他们雕塑成整齐划一的标本供他人观赏。我们应该坚持“公开赞扬、私下训诫”的原则,保护好学生的个性,张扬他们的个性。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此外隔周在班会课上让其他学生对某一位同学进行公开打分,写出他的优点,让这位同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找到自信。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道:你是我高中的启蒙老师,我无以为报,我只能说一声:谢谢你!

我觉得一位成功的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去体验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这就是所谓的罗森塔尔效应(即用激情点燃激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发现和释放自身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