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市级备案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市级备案课题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研究 > 课题成果

课题开题论证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网  发布时间:2021-11-01  浏览次数: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研究

(开题报告)

本课题于20201月设计立项,并着手建立研究组织、学习理论文献等研究准备工作。20214月被批准为市级备案课题。

 

一、课题概要

(一)概念及界定

1.核心素养:20169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描述了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

3.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应,它是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为导向,围绕着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教师引领下 ,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 ,全身心积极参与 ,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通过该过程,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核心知识,把握思想方法,具有独立性、合作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所以深度学习目的指向具体的、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二)背景与价值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状态,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以及能力的发展。

1.教学目标认识不足

深度学习在教学目标上主要强调以学生知识的掌握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为导向,在实际中,虽然强调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但是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依然高于学生本身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持续下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类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与把握不到位。部分教师仅仅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这一层面教学目标,对于“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把握程度不够,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学内容的实现,使得教学的“三维目标”变成“一维目标”,影响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以及能力的增长。

2.教学内容安排缺乏联系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把握所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与价值,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熟练应用,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发展。在实际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入挖掘学生旧内容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于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而且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难以将新旧知识进行结合,继而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遗忘,影响学习质量的提升。学生难以理解并捕捉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阻碍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

3.学习方式使用不当

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能力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中,学生大都以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为主,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具有消极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模仿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知识储备、个人特点以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对学生个人成绩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增长也具有消极作用。此外,部分教师对于教学中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理念并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教学重点还放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认为让学生进行课堂角色扮演、回答问题以及相互讨论等学习形式即实现了“自助合作探究”,实际上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学习效果收效甚微。

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一项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的调整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和教育评价方式上较为单一。在学习评价上,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更侧重于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重视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新课改以来,在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上,部分学校已经进行了很大的变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部分教师在教学评价理念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是由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潜隐性,还需要教师开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部分教师更关注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对于部分学习成果不尽如人意的学生的关注度较低,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结果的关注重于学习过程,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

 

 

 

 

 

 

(三)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开展深度学习的系统把握,提高深度学习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推动课程改革和地理学科价值的落实。

2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理解学习过程,进行高效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核心关键能力,提升的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2.研究内容

(1)对学校深度学习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调查包括教师在深度学习中的指导现状,学生在深度学习中的感悟,只有调查摸清学生和教师的相关现状,才能对现有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明确目标,找出研究主攻的方向。

(2)研究在深度学习中影响学生学习的有关因素。

探索出有关的影响因素,在实践中才能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这些因素通盘考虑,善加运用,充分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尽量减少甚至转化不利因素的作用。

(3)研究开展深度学习的课堂框架、方法和途径。

a课堂教学模式,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培养、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方面来搭建框架。

b借助“互联网+”进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开展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和途径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奠定基础。

(4)研究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的评价标准。从评价功能、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过程等方面入手,探索与研究课题相适合的课堂、学生、教师评价体系,有效评价和衡量教学效果。

(四)借鉴与创新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Brans-ford等学者认为,深度学习是通过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内容而促进长期保持,从而使学生能够提取所学知识解决不同情境的新问题。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认为,深度学习是个体将学习的知识从一种情境应用到另一种新的情境的过程,即迁移。

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认为:深度学习是学生胜任21世纪工作和公民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和理解学科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课堂和未来工作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掌握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学习毅力六个维度的基本能力

2)在国内,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研究团队于2005年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深度学习的文章,并首次较为系统地引和梳理了深度学习的概念、特征以及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但是,这一系列文章并没有引发教育界对深度学习的关注。直至2011年,深度学习才开始走进更多研究者的视野国内学者何玲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景洪娜认为,深度学习是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并从特征上对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进行了对比。段金菊、余胜泉认为,深度学习强调较高的认知目标层次,强调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元认知,并且注重学习行为方面的高情感投入和高行为投入从研究现状看

国内学者对深度学习概念和内涵的理解还停留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上同时存在理论探讨多,而实证研究匮乏等不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研究”这一课题,是立足于高中地理课堂深度学习,同时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人根本任务。目前还是比较少。

2. 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

1)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程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引领教师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有效开展教学评价,从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2)有利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牵引和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和实践;把关注点和着力点从注重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从关注分数转向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觉悟的提升,必然有利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对教学过程各环节、各要素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促使教师对学情、教材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研究、优化和创新,必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4)有利于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和实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使学科教研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基于教学实践,关注教学过程,创新教研方式,从而使理论学习有方向,实践活动能落地,教学研究有实效。

(五)思路与方法

1.基本思路

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文献,尤其是关于深度学习、地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论、教学经验与研究现状;立足课堂,开展行动研究;在学习中研究,不断反思,撰写课题总结和论文。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并学习近年来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尤其是关于深度学习、地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论、教学经验与研究现状,并且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对本课题有借鉴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寻求理论或实践层面上的创新。

(2)行动研究法。立足日常教学实践,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反思、总结,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

(3)个案研究法:不断收集师生教和学的案例,采用个案跟踪研究、开展典型样本研究,得出规律性的经验,提炼可供推广借鉴的成果。

(六)过程与计划

本课题计划二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四个阶段展开:

1.准备阶段(202012--20213月) 

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设计;召开开题论证会议,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现状调研、宣传发动等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召集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课题研究的分工;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研究展开阶段(20214--20218月)

按照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定期组织课题交流活动,如课堂观摩、主题研讨、成果展示,积累详细研究资料。进行课题的中期评估,分析总结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

3.研究深化阶段(20219--20228月)

根据中期评估反馈意见,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调整和修正,开展新一轮研究行动。

4.总结阶段 20229--202212月)

汇总材料,全体成员完成研究案例、论文等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实验总结报告,组织专家鉴定。

 

二、前段工作

前阶段,课题组成功完成了课题申报立项。参加了武进区2021年度常州市备案课题主持人培训活动,系统学习了市备案课题研究的流程和要求,撰写了课题开题报告,做好了课题开题论证准备工作。

 

三、下步打算

下阶段,课题组将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开题论证,进行课题研究的分工,组织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定期组织课题组交流活动,定期进行课题实验课观摩、主题研讨、成果展示等,并详细积累研究资料。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研究》课题组 

202194